监管丨食品安全快检需三位一体共同发力
监管丨食品安全快检需三位一体共同发力
容金科技
早在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地指出: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面对生产经营主体量大面广、各类风险交织形势,靠人盯人监管,成本高,效果也不理想,必须完善监管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
近年来,根据总书记这一指示精神,各地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丰富的实操经验。归纳这些成功的经验,其核心和要点就是三个方面:首先要依靠政府职能部门的严格监管,形成从上到下的“正逼”机制,即食品安全快检不是企业想不想用的问题,而是必须用、不得不用的问题;二是要求企业和生产经营者不仅要真用而非敷衍应对,使其明白,食品安全快检、抽检,最终受益的还是经营主体;三是充分发挥作为前二者的重要衔接者—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企业的作用,做到既对监管部门负责也对食品经营主体负责,解决有的地方仍然存在的政府监管与生产经营“两张皮”现象。
加大监管部门快检的监测力度
地方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落实食品安全检查检验的责任,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近年来,全国各地食药监部门和质检部门总局普遍开始集中采购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这些采购集中在餐饮食品、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食品中非食用物质、细菌等检测方面,可以覆盖日常消费食品的绝大部分产品进行快速检测,极大的方便了地方政府部门的监测、检查,加大了对农贸市场、集市、流动摊点等不便管理的食品安全死角的检查力度,对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与之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食品快速检测设备行业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增长态势。由于现在快检产品的生产厂家很多,各自产品的快检准确率也有所差别。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食品安全快检国家和行业标准力度还不够。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酝酿和制定快检产品生产企业的准入和产品认证等机制,对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重复性、再现性、抗干扰性、全程分析时间等进行实测,以此来评价快检仪器有效性,提高产品生产、销售门槛,保证行业良性发展,真正发挥快检作为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手段的作用。
为食品安全快检提供更加有力的武器
目前,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监管部门和食品经营主体对食品安全快检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快速检测作为效率化的检测手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多年的实践证明,仅靠一系列国标和行标确定的实验室检测技术,难以及时、快速从源头监控食品安全状况,所以快速筛查和速测技术和设备,已成为实现监管部门与食品经营主体有效衔接的重要桥梁,而且也是食品安全快检领域重要的“武器”供应方。
让食品安全快检成为经营主体不可逾越的“红线”
在有了有力监管和精良武器的基础上,还必须发挥经营主体的作用。政府主管部门要强制要求商超、批发市场开办者严格履行进货查验、抽样检验、索证索票等法定义务,企业的快检室和快检设备,不仅不能只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而应成为所有食品和农产品不可逾越的入市“红线”。为此,要进一步扩大食用农产品、食品快检、抽检覆盖面,规范食用农产品、食品快速检测方法评价,强化快检、抽检监测核查后处置,依法公布快检、抽检信息;加强市场快检室规范化建设,做好进入市场销售的食用农产品快检筛查的硬软件建设。
总之,只有充分发挥前述三者的作用,三位一体,做到各司其职、守土有责,形成一条从上到下的食品安全监管链,才能真正将总书记所说的“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落到实处,也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的获得感。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